close

我經常想起那個無所事事的下午,阿嬤在睡午覺,弟弟妹妹在哪裡不知道,我就在老家的客廳裡,百般無聊,只好瞄瞄門外,給過往的路人演奏鋼琴,再衝回門邊看看路人的反應,無聊的時光頓時成了有趣的遊戲。

 

小時候還跟弟弟妹妹玩藏寶遊戲,一張紙條一個訊息,一張接著一張,解讀訊息幫助尋者一步一步接近某個玩具偽裝成的金銀財寶,這麼好玩的遊戲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嗎?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了;還有看了國語日報出版的小學生讀物,文興大發,以弟弟為對象進行誇張的描寫,忘了寫什麼,卻只記得我念給弟弟聽時,兩人捧腹大笑不支倒地的畫面。

 

沒有大把的時間就沒有童年,沒有盡情玩耍的時光不叫童年,而我的阿咪,在增加的上課時數與過多的功課下,她的童年是否也被剝奪了?

 

因為轉學讀美術班,越區增加了交通時間,阿咪起早晚回;為了因材施教,比同年級的學生多上半天課好增加美術課的節數,卻少了一個可以回阿嬤家睡午覺的下午;學校把美術班當成特色招生,請名師擔任導師,作業量在在突顯了嚴師出高徒的期許:國語數學作文閱讀心得還有不管多白話就是要背下來的課文……我常說的「魔咒」又應驗在自己身上,以為是光環最終成了枷鎖,以為阿咪能適情適性得到良好的栽培,卻是自以為是的想望與現實價值觀的強烈對抗。

 

捍衛女兒的童年有錯嗎?少一點上課時數就多一點玩耍的時光;少出一點功課就多出閱讀的空檔,為什麼要把孩子小小的腦袋塞得滿滿的,把孩子珍貴的童年時光剝奪殆盡?英文、鄉土語,樣樣要考,教科書越編越無聊,金玉其外,零碎的知識充塞其中,看看九點上課、兩點下課的芬蘭學生,什麼評比都贏我們,過勞學習的我們為什麼不把童年還給孩子?

 

如果所謂的美術才能教育仍擺脫不了傳統資優班「樣樣得第一」的思維,我們是不是還要繼續待下去?想起摯友說的一句話:「政府一直用最廉價的方式辦教育。」誠哉斯言!據說每十元的教育費用有九元花在人事與退撫費用上,那可憐的一元要怎麼把教育辦好啊?我不怪校長也沒辦法怪老師,小學校要爭取家長的認同把孩子送到學校來,也不得不以「業績」爭取「客戶」的青睞,以洋洋灑灑的各式獎項展現學校的拚勁,只是眼看著阿咪的童年一點一點被太多的功課、作業吞噬掉,我是否要繼續視而不見?

 

一向果決的我為何如此徬徨?因為阿咪拒絕轉學,她愛她的同學和老師,即使「有時」會累,畫畫「偶爾」沒信心,學習變得消極、心不在焉,她也不要轉回原校。唉,當初說服阿咪轉學的是我們,要阿咪再轉回來的也是我們,不忍孩子傷心,又覺得留下來,阿咪的學習態度與畫畫的天分「可能」每下愈況,事情怎會演變成這樣兩難的情況?難道希冀政府栽培孩子的期望根本是一場空嗎?還是我們的要求跟社會價值觀差異太大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yjason 的頭像
    joyjason

    逆風赫赫

    joyj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